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中心新闻 正文

教育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东北师范大学)举办“同课异构”第三次活动

时间:2023-01-03点击数:

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东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教研室)于2022年秋季学期起开展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同课异构”教学交流系列活动。教研室组织来自国内不同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任课教师讲授相同的实验题目并展开教学研讨和交流。“同课异构”活动在拓宽教师的备课思路,激发高校教师投身物理实验教学的热情,助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课异构”第三次活动于2022年12月25日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南开大学基础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惠王伟、大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宏、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罗浩、海南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刘燚等四位老师参加讲课活动。邀请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原主任张朝晖教授,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孔勇发教授担任本次活动评析嘉宾。教研室师资培训团队负责人、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物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乐永康教授担任本次活动主持人。教研室师资培训团队助理、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贾艳副教授,与教研室资源建设团队助理、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张岩副教授协助组织和技术支持。来自全国物理实验教学同仁及虚拟教研室成员29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第三次“同课异构”活动海报

 

 惠王伟和李宏主讲“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惠王伟主讲本实验的教学设计包含:实验背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示波器结构、显示原理、李萨如图形等),实验内容(观测正弦电压信号波形、观测半波和全波整流信号、测量市电小信号频率、测量相位差),实验拓展(交流黑盒子、分析“示波器接入信号后屏幕无任何波形”现象的原因);李宏主讲本实验的教学设计包含:实验背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示波器结构、显示原理、李萨如图形),实验内容(观察波形、测量信号电压与周期、测绘李萨如图形),实验拓展(数字示波器、测量信号电压与频率、测绘李萨如图形),问题讨论(示波器测量频率、模拟和数字示波器区别、数字示波器关键参数)。张朝晖教授在评析中指出惠王伟和李宏的授课很精彩、结构完整、条例清楚,各具特色。惠王伟讲授内容丰富全面深入,李宏讲授特色非常突出。指出“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实验,示波器型号不同,学生在有限课时中要全面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要抓住重点,突出功能性的掌握。李萨如图形包含了丰富的电磁学等物理知识,建议适当加入相关物理现象的演示实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授课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需要突出功能性的讲解,在仪器应用讲解部分需要更加具体,从而加强学生利用示波测量的技能。在不同学时条件下,要能突出示波器测量的优势,培养学生使用示波器测量的基本意识和思维。孔勇发教授在评析中充分肯定两位老师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全面的安排,从实验背景、原理到实验内容和拓展全面详实,讲解清楚。两位老师在实验内容讲解方面各有不同,说明两位老师在备课时考虑到了面向的学生的情况不同和要求不同,很好体现了同课异构的内涵。但是两位老师在实验背景的讲解中能够积极结合实际,在仪器设备原理方面讲解清楚,但是案例的选取与示波器的具体联系不够紧密,建议增加具体案例解释示波器在其中的应用,先具体明确示波器后再解释其应用范围,同时在仪器操作方面的讲解略显不足,建议增加实验操作的演示内容。

 

     

 

 

罗浩和刘燚主讲“偏振光的研究”。罗浩在实验中采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慕课微课预习、虚拟仿真实验、线下实体实验、课后拓展创新),其教学设计包含:实验背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偏振光的基本概念、获得偏振光的常见方法、偏振光的检测、线偏振光通过波片的情形)、实验仪器、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分析讨论(鼓励按科技论文撰写实验报告)。刘燚主讲本实验的教学设计包含:实验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实验原理(光的偏振、波片与双折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实验思考。张朝晖教授在评析中指出罗浩和刘燚两位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对课程脉络把握精准。指出该实验的理论性比较强,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特点,建议罗浩在实验原理部分对光的偏振的讲解再加强一些,尤其面向学习“大学物理”理论课的非物理专业学生,可能对偏振的掌握比较不足。罗浩老师在本实验中使用了分光计和偏振配件的结合,可能对实验带来实验操作的复杂性,需要适当安排课程顺序。刘燚老师的课程安排完整,讲解准确,在光学平台上操作实验,扩展了内容,更有利于相关现象的观察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细节描述方面比较好,但是还需要思考虚拟仿真实验演示的必要性和恰当性,建议将虚拟部分的内容放在课程预习环节。孔勇发教授在评析中指出罗浩从实验背景到实验内容等的讲解都十分清楚准确,注重学生创新环节的培养,如撰写科学论文等方面很有特色。背景介绍详细清楚,但是内容有些偏多,需要进一步凝练,建议注重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以及我国相关领域特色的例子。建议在讲解实验操作的部分,给学生预留自主思考的空间,锻炼学生实验思考能力。指出刘燚课程非常精彩,讲解清楚细致,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到位。建议进一步凝练实验原理的讲解,实验教学部分的内容和讲解略显不足。建议在虚拟仿真实验演示中增加学生容易感知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实验知识的感受和理解。

 

     

 

 

最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科组组长、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大学物理实验专委会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张增明教授,与虚拟教研室负责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李金环教授分别作总结发言。张增明教授对虚拟教研室组织“大学物理课程同课异构”活动表示感谢,认为该系列活动为大学物理课程提供了一个优秀的交流平台,通过主讲人授课和专家评析,以及参与活动的各位老师的充分讨论,能够有效促进大家汲取相关实验教学的营养、反省和提升自身的授课模式,有助于打造适应不同层次学校、不同需求学生的异质性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群,这对我国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精细化、标准化以及整体高质量发展都有着的重要意义。李金环教授代表虚拟教研室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四位主讲教师、两位评析嘉宾以及参加本次活动的教师表示感谢,感谢各位在特殊时期克服困难持续支持教研室活动。教研室将陆续推出其它形式的各具特色的大学物理实验教研活动,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加入,利用好教研室这个国家级的平台,增进大家的交流、展示和切磋,教研室也将邀请国内实验教学领域的资深专家参与进来,积极促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多模式融合和协调发展。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同课异构”教学学术活动是由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于2022年秋季学期起开展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交流系列活动。教研室组织来自国内高校不同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任课教师讲授同一个实验题目的教学,提供不同的实验课程讲授案例,同时邀请国内资深实验教学专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点评。冀望借助“同课异构”活动,进一步推广优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经验、拓宽教师的备课思路,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激发高校教师投身物理实验教学的热情,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互相学习与借鉴,助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全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均衡发展。本项活动由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主办,物理学师范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杂志和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协办,由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培训团队负责人、复旦大学物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乐永康教授推动。

 

 

复 旦 大 学 物 理 教学实验中心 | 北京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 清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中 科 大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中 心 | 吉 林 大 学 物 理 实验教学中心 |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 南 开 大 学 物 理 实验教学中心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Copyright@ 2014 ©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666